清朝留学大辫子美国人

1000
2024-12-22 16:12:03
清朝留学大辫子美国人是指以夸张和比喻手法描写的清朝留学生在美国的形象。这些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他们还会将脖子扭几扭,以突出自己的异域风情。这种形象让人感到滑稽可笑,同时也暗示了这些留学生对于自身的不自信,试图通过尽可能夸张的外形来获得关注和认同。以下是从这篇文章中提取出来的相关内容:
1. 海外华人及留学生率先剪辫
1898年1月,新加坡华人组织华人剪辫会,并登报倡议集体剪辫,引起了轰动和争议。
赞成剪辫的原因包括,辫子不雅,剪辫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2. 清国留学生的外貌描写
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
还有一些留学生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3. 动作描写
清国留学生会将脖子扭几扭,以凸显自己的异域风情。
4. 修辞手法
夸张和比喻是作者在描写清国留学生形象时采用的修辞手法。
例如,“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和“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5. 美国的民意与华尔街的“民意”
作者批评了艾奇逊将华尔街的意愿误认为是美国的民意。
6. 对土地的爱
作者表达了对土地的深深的热爱,并通过眼含泪水来表达。
7. 对学问的要求
作者认为,除了懂得希腊的学问,还要懂得中国的学问。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清朝留学生在美国的形象和他们背后的社会背景。他们用夸张和比喻来凸显自己的异域风情,试图获得认同和关注。这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自身身份的不自信和对于他者文化的欣赏和借鉴。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交流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